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馬祖新村安樂窩

筆者:孫金榮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孫金榮先生,民國三十六年加入青年軍二○二師,三十八年來臺,考進第四軍官訓練班,服役軍旅三十二年。退伍後,曾在民間公司和福利總處營站服務。 馬祖新村位在中壢龍岡營區西大門左側,因紀念八十四師增防馬祖列島而命名,大門正面由當年婦聯會主任委員蔣宋美齡女士親題「馬祖新村」,周邊為空曠綠地,氣勢壯觀。 民國四十四年春,陸軍八十四師由師長華心權上校指揮增援馬祖列島防務,先總統 蔣公偕夫人蒞臨視察,華上校以大陸遷臺眷屬寄居廟宇、竹籬茅舍為由,面請解決軍眷住所,免除官兵後顧之憂。夫人返臺後,隨即籌撥新臺幣伍拾萬元,防區再籌措配合款伍拾萬,指定專人返臺購買荒地三甲,興建眷舍一二九戶,分三個區域配住;甲級十戶,配團級以上幹部,餘為乙、丙級,分配校、尉級軍官,均以紅磚築牆、水泥大瓦蓋頂,圍牆約高及胸,門窗為一級木料,戶戶留前後院,門外道路寬約丈餘,用水泥條鋪車轍主道,旁以鵝卵石鑲嵌,兩邊種植了高度相等之尤加利行道樹,已成綠蔭。 我結婚稍晚,以上尉階配得丙種住宅一戶,前院加長客廳,後院加蓋二樓,兩代五口尚可容身。自四十七年二月,住到九十三年十一月搬遷,前後四十六個年頭。 當年在軍旅,長年輪調本島、外島,尤其六十四年以中校副旅長擔任馬袓亮島指揮官,九個月未曾返家;我只管每月留薪,家中大小事務和養育兩女一子成長就學,均由高家幼女、孩子的媽、咱的愛妻高蔥妹獨撐大局,諸如兒女就醫、修水龍頭、補鋁鍋、換保險絲,練成萬能之母;又在家中縫製軍衣,到製鞋工廠上班數年,貼補家用。 馬祖新村住戶均為長官、部屬和鄰居雙重關係,兒女嫁娶、老人壽誕、幼兒彌月,相互慶賀,一家有事,眾皆幫忙,如孟子所言—「守望相助,疾病相扶持」。 春節期間,龍岡軍團舞龍舞獅隊,常到村上表演,直到元宵,住戶點鞭炮相迎,也有示意龍獅穿堂入室,祈求平安興旺者;到了元宵前夕,鞭炮聲再起,各家晨起拜廟祭祖,入夜各式燈籠上街,兒童、青少年嬉戲,點煙火、放炮竹,還有別稱「旗火」的衝天炮,熱鬧到深夜,才算是過了年。 馬祖新村每戶大門相距咫尺,鄰居女眷常各備一道菜,擺放兩戶間牆頭,隔牆站著「會餐」,溫馨而有趣。 民國九十二年,內壢新建陸光五村社區落成驗收;九十三年十月間抽籤,分配「原住戶」和居廣、居敬、篤行五村,以及馬祖新村,約七百餘戶分批遷入,居住四十六年之老舊眷村,同時步入歷史洪流中。 面臨拆遷時,回想在「馬祖新村安樂窩」生活點滴,二女一子的成長、歡樂年代,左鄰右舍的相互照應,還有家門口大榕樹下,大伙上下古今、天南地北高談闊論的情景,心中的懷念與感激,永遠無法磨滅與取代。(點閱次數:2683)